万物长生“第一山”
万物长生“第一山”
两棵千年铁杉,比肩而立,树冠之间相互“礼让”,在天空拼出一条弯曲的缝隙,就像一对相敬如宾的老人……
“铁杉是冰河时期的‘活化石’,也是我们的镇山之宝。”穿梭在林间小道,58岁的王华生抬头仰望,一脸自豪地说。
这里是“华南之巅”猫儿山。初夏时节,记者来到主峰下一块山间平地,只见大大小小的水潭星罗棋布,溪流淙淙,奔向山脚。
滋养了数百万桂林人的母亲河漓江,便发源于此。
“猫儿山是神奇的母亲山,生长着数不胜数的珍稀动植物。”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管护员21年来,王华生将漓江源作为重点线路巡查,日复一日,走过很多难攀爬的山头。
林海茫茫,山峦叠翠。
从卫星云图俯瞰,这里是一片广袤的原始森林,1.7万公顷的土地上,森林覆盖率高达96.48%。山中云雾氤氲,连绵的喀斯特地貌山峰,宛如一幅磅礴的中国山水画。行走其中,恍若进入仙境。
“有仙气很正常,毕竟是山海经第一山。”广西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唐忠香说。早在1983年,在首次全国性山海经学术研讨会上,专家学者论证了上古奇书《山海经》开篇记载的第一座山“招摇山”,地理位置就是广西境内的猫儿山。
“总有游客、网友说我们这里‘神兽’‘异草’多。”他笑言。
据专家介绍,猫儿山形成于5亿年以前的古生代加里东早期,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微乎其微,成为很多古老生物的避难所。一些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的孑遗植物,在此却能形成面积不小的群落。
“以前只是传闻中的动物,如今在保护区内成群出现。”唐忠香告诉记者,每到清晨,山路上、溪流边,总能看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有爱唱歌的灰腹地莺,有爱臭美的红腹锦鸡,还有年少老成的藏酋猴、黑熊隐没密林。
神奇归神奇,根本靠保护。
5月28日,记者随管护员进入保护区储物室,被眼前一幕震撼——一个个锈迹斑斑的铁夹,一把把残断的绳套,以及一些零散的柴刀、笼子等缴获的违禁品,见证了多年前那段反盗猎盗伐的历史。
上世纪70年代,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前身——漓江水源涵养林保护站成立,2003年上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
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、试验区和缓冲区,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核心区。除50多名专职管护员徒步巡视外,保护区还利用多旋翼无人机、红外相机等高科技手段,加强智能监测预警,并构建了多措并举、共建共管的保护模式。
“最近几年,保护区内涉偷盗猎的案件基本销声匿迹。”唐忠香说,红外相机监测到的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群规模,也有所增加。
与恐龙同时期的猫儿山小鲵、叫声酷似拨动琴弦的桂北琴蛙、从未见于文献记录的猫儿山香茶菜……在这里,科研团队接连发现多个动植物新物种,极大丰富了我国的生物图谱。
据不完全统计,保护区至少有野生脊椎动物345种、维管束植物2484种、昆虫3300种。
“我们有固定的观测点、观察路线,有时在野外搭帐篷过夜。”保护区管理处科研科副科长叶建平说,长年累月的野外科研工作,让他逐渐熟悉这片秘境的鸟兽草木,也从中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趣。
环境越来越好,游客越来越多,带动当地经济发展。
猫儿山脚下的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村,共有300多户1200多人,每6户就有1家民宿、农家乐,超半数村民吃起了生态旅游饭,成为生态保护的坚定支持者。
在村民们眼中,猫儿山是孕育生命的根脉所系,如同母亲般,处处可亲、可爱、可敬。村党总支副书记潘金生对记者说:“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,谁敢伤害她,我们决不答应。”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